直新闻:今天浙商配资,台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宣布辞职。观察当前民进党的处境,尤其是考虑到2024年可能被赶下执政地位,您认为其根本原因何在?
台湾时事评论员 雷倩:苏贞昌的辞职其实早在预料之中,因为蔡英文本就打算安排接班人,最初选定的是陈建仁,后来又考虑陈时中,现如今郑文灿的接班呼声也逐渐升高。这些人都是蔡英文眼中的接班梯队成员,且她对他们较为熟悉。然而,由于陈时中在选举中表现不佳,桃园的失利又让郑文灿面临接班难题,导致蔡英文的接班顺序和接班计划完全被打乱。因此,民进党内部的局势可谓是一团乱麻,矛盾激化,难以调和。曾经,民进党是一个集体奋斗的团队,每个成员都能分一杯羹,但如今这种模式已经难以维继。我认为有一个关键的外部因素正在改变他们的行为——“台独”究竟还能走多远?这个问题成为了民进党内部的分裂因素。大家都意识到,台独的道路可能会为台湾带来不可逆的灾难,因此他们必须趁机抢占前沿,争取更多的权力和资源,而不再是那种轮流交替、平稳过渡的执政模式。
为什么“台独”已经成了民进党最深的隐忧呢?因为“台独”很可能引发战争,这条红线在两岸关系中越来越明显,台湾民众对此的认知也愈加清晰。如今,若台湾没有一个可行的和平方案,且各方无法就两岸未来进行有效的制度性对话,那么台湾将难免陷入“台独”引发战争的危险境地。过去民进党的支持者常说,他们支持民进党,但并不意味着授权民进党把台湾带入战争,这是台湾社会的主流声音。
展开剩余75%因此,最近的选举,尤其是在“九合一选举”中,民进党候选人黄敏惠和王鸿薇的票数明显下滑,显示出民进党支持者的流失。与此同时,民进党内主张“台独”的势力也产生了深刻的危机感。为此,他们加速了对蔡英文的权力挑战,并且采取了更加激烈的手段。事实上,民进党内部的分裂,已经成为当前最为严峻的挑战,而这一切源自“台独”派系的内斗。外部的民意支持下降,加上内部极端“台独”派与蔡英文的斗争,使得民进党陷入近20年来最严重的分裂局面,几乎没有把握赢得下一次选举。因此,对于希望两岸走向和平的各界人士而言,应该趁此机会,集中力量,尽一切可能阻止民进党的“极独派”推动台湾走向战争。
直新闻:赖清德接任民进党党主席后,最近他在两岸政策上的表态引发了关注。您认为他是想淡化“台独”色彩吗?他的目标是什么?
台湾时事评论员 雷倩:赖清德担任民进党党主席后,他的言辞越来越坚定,似乎更加贴合所谓的“务实台独工作者”这个标签。首先,我们要明确,他所谓的“务实”,其实就是“台独”的升级版,也就是2.0版本。最初的“台独”主张通过推动台湾以“中华民国”名义加入联合国来实现独立,但如今的“台独”2.0,更加依赖现有岛内政权的资源,用“借壳上市”的方式推进。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缓和,但实质上并没有改变任何核心理念。
赖清德最近几次公开讲话中,例如直言“台湾本来就是主权独立的国家”,显然透露出的是“台独”2.0的思维。他的表态或许给人一种“务实”的印象,但实际上依旧坚持着“台独”的核心目标。要知道,早期的“台独”主张已被各方否定,赖清德虽然表面上似乎在“调整”策略,但实际上不过是包装了一下原有的理念,想以一种更符合当下潮流的方式实现长期目标。
直新闻: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报道称,美国方面对赖清德的“台独”立场产生了一些疑虑,尤其是在他提出“和平保台”后,又有意淡化“台独”色彩。您怎么看?
台湾时事评论员 雷倩:赖清德在担任台南市长以及立法委员时,始终保持着一个较为低调的角色。但一旦他成为民进党党主席,他的每一句话、每一个举动都不再代表个人,而是整个民进党。在这一点上,他必然会面临更为严格的审视,并且会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。在他提出“和平保台”这一论述时,我们可以看到他似乎对这一角色并不十分适应。他曾认为自己可以像过去一样轻松应对这些问题,但现实却是,他的言论会被各方紧盯,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轻松过关。
赖清德的论述其实暴露了他在“和平”与“保台”之间的尴尬立场。他并未提出切实可行的和平方案,更多的是做出了一个空洞的口号。也难怪《金融时报》这样有影响力的媒体对他产生了疑虑或批评。这背后不仅有外部的压力,也有民进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激烈斗争。毕竟,民进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激烈,赖清德虽然在与蔡英文的博弈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,但他并未真正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。
赖清德的领导地位依然不稳,他的每一步都充满风险,面临着如履薄冰的境地。此时,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调整立场,以便维持党内的稳定和选民的支持。
直新闻:您认为赖清德这样的“见风转舵”的个性是否能改变他本身的“台独”本性?并且关于2024年的民调,赖清德现在在民调中落后于蓝营潜在候选人侯友宜,这是否意味着台湾民众已经看清赖清德了?
台湾时事评论员 雷倩:我们现在距离2024年1月13日还有大约一年的时间,所以民调数据目前还只是参考意义。民意的变化仍然很大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然而,有两件事是值得注意的,一是黄敏惠的选举,二是王鸿薇的选举。在这两次选举中,民众明显未选择民进党的候选人,甚至一些原本支持民进党的选民都选择不投票。这种投票行为反映出民众对民进党的失望和动摇。
从这些选举来看,赖清德所领导的民进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裂状态,两个主要派系的裂痕几乎无法弥合。虽然赖清德在表面上可能会展现一些“见风转舵”的策略,但我认为这更多是形式上的调整,而他核心的“务实台独”主张依然未变。为了确保短期内的政治稳定,赖清德或许在表态上做了一些调整,但他核心的支持者——那些坚定的“台独”派,才是他最依赖的选票来源。因此,赖清德的“务实台独”标签仍然无法抹去。
虽然目前民调上他落后侯友宜浙商配资,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众完全看清赖清德,而是反映出民进党内部的严重分裂和选民的动摇。在接下来的选举中,赖清德需要做出更多的表态和行动,才能争取更多的选民支持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同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